詳細介紹
技術特點:
● 負壓無泄漏,輸送壓力高、過濾效果好。
● 全塑結構,克服了襯塑泵內(nèi)防腐外不防腐和制造成本高的缺點,保留了襯塑泵剛性強度好,安裝方便的優(yōu)點。
● 結構創(chuàng)新改進,耗能低,效率高。
● 新型密封,用風冷卻軸封改變了傳統(tǒng)的用水冷卻軸封,節(jié)水環(huán)保,沒有冷卻水外溢憂患,壽命更長。
適用:
● 輸送各類腐蝕性和非腐蝕性清液或料漿。
● 配用各種壓濾機及帶壓輸送的崗位,效果更佳。
警示:不適用于吸入口液體液位低于泵位置0.5m以下或吸入口負壓過大的崗位。
產(chǎn)品簡介
HFM-U系列耐腐耐磨泵是一種新型的全塑型后吸式(軸密封位置與進液口同向)的耐腐耐磨泵。它克服了襯塑泵內(nèi)防腐外不防腐和制造成本高的缺點,且保留了襯塑泵剛性強度好,安裝方便的優(yōu)點。該泵是總結了普通耐腐耐磨泵在運行時密封容易泄漏的情況下開發(fā)的一種新型壓力輸送泵,其中應用了多項創(chuàng)新技術。其主要特點是:
一. 泵進液口在軸密封同向,軸密封處在負壓環(huán)境下,因此不易泄漏,克服了原有耐腐耐磨泵易損壞、軸密封易泄漏的固疾。
二. 應用范圍廣泛:可以適用各種化學性質(zhì)的腐蝕性、磨蝕性清液和料漿的輸送,而且各種不同材料的備件互換性能好,用戶調(diào)整極為方便。
三. 運行費用低,其主要因素有二個:一是易損件泵蓋和吸入口等采用了分體式結構,設有獨立的耐腐耐磨易損件,更換方便,更為經(jīng)濟;二是泵的密封不采用背葉輪減壓,降低了軸功率的消耗,節(jié)省了能源。
特別提示:HFM-U系列全塑泵與HFM系列襯塑泵的外形安裝尺寸相同。
適用范圍
一. 本系列泵可輸送100℃溫度以內(nèi)的各類腐蝕性和非腐蝕性清液和料漿,或用作各類壓濾機加壓喂料用泵,例如:有色金屬的鋅、銅、鈷、鎳、錳等濕法冶煉工藝的壓濾機配用泵或工藝流程泵,礦山選礦、非金屬礦產(chǎn)加工(鈦白粉、高嶺土等)工藝中的漿體輸送泵,環(huán)保產(chǎn)業(yè)中的污泥、廢渣輸送泵,其它化工、染料、制藥、食品生產(chǎn)工藝中的壓濾泵或壓力輸送泵。
二. 長期逼壓運行(泵出口壓力高)輸送腐蝕性介質(zhì)的崗位,如煙氣脫硫、大氣治理中的壓力噴淋泵、壓力沖洗泵等。
三. 其它泵輸送介質(zhì)時,容易泄漏的崗位。
不適用崗位:吸入口液體液位低于泵位置0.5m以下或吸入口負壓過大的崗位。
型號說明
泵的結構簡圖
序號 | 零部件名稱 | 材質(zhì) | 序號 | 零部件名稱 | 材質(zhì) | 序號 | 零部件名稱 | 材質(zhì) |
1 | 悶蓋壓板 | A3 | 15* | 前軸套 | 99瓷 | 29 | 前軸承側蓋 | HT-200 |
2 | 悶蓋 | UHMWPE | 16* | 吸入口三通 | UHMWPE+QT | 30 | 前軸承油封 | 氯丁膠 |
3 | 悶蓋墊 | F26B | 17 | 軸承座 | HT-200 | 31 | 前軸承 | |
4* | 鎖緊螺母 | UHMWPE+A3 | 18* | 前軸套墊 | F26B | 32 | 油塞 | NBR/AI |
5 | 防轉螺母 | A3 | 19* | 減壓副葉輪 | 75瓷 | 33 | 主軸 | 40Cr鋼 |
6 | 華司 | A3 | 20* | 減壓副葉輪墊 | F26B | 34 | 軸肩過渡圈一 | QT |
7* | 鎖緊螺母L墊 | F26B | 21* | 密封盒墊 | F26B | 35 | 平面軸承 | |
8* | 葉輪 | UHMWPE+A3 | 22* | 密封盒 | PP | 36 | 軸肩過渡圈二 | QT |
9* | 泵殼 | UHMWPE+QT | 23* | K形密封圈 | F4/F26B | 37 | 后軸承 | |
10* | 葉輪墊 | F26B | 24 | 密封盒壓蓋 | A3 | 38 | 后軸承側蓋 | HT-200 |
11 | 葉輪調(diào)節(jié)圈 | 45#鋼 | 25* | 后軸套 | 99瓷/碳化硅 | 39 | 后軸承油封 | 氯丁膠 |
12* | 后泵蓋墊 | F26B | 26* | 后軸套墊 | F26B | 40 | 冷卻水嘴 | PP |
13* | 后泵蓋 | UHMWPE+QT | 27 | 擋酸片 | 玻璃鋼 | 41 | O形密封圈 | F26B |
14* | 吸入口三通墊床 | F26B | 28 | 主軸拼帽 | 45#鋼 | 42 | 水封環(huán) | 玻璃鋼 |
注:序號后帶有"*"標志的為易損件,供用戶采購備件參考。
性能參數(shù)表
規(guī)格 | 參考型號 | 流量 (m3/h) | 揚程 (m) | 電機功率 (kW) | 電機轉速 (rpm) | 進口×出口 (mm) |
50HFM-U | 50HFM-U-5-25/2.2kW-2 | 5 | 25 | 2.2 | 2900 | 50×40 |
50HFM-U-5-35/3kW-2 | 5 | 35 | 3 | |||
50HFM-U-5-40/4kW-2 | 5 | 40 | 4 | |||
50HFM-U-10-30/3kW-2 | 10 | 30 | 3 | |||
50HFM-U-10-35/4kW-2 | 10 | 35 | 4 | |||
50HFM-U-10-40/5.5kW-2 | 10 | 40 | 5.5 | |||
50HFM-U-15-25/3kW-2 | 15 | 25 | 3 | |||
50HFM-U-15-30/4kW-2 | 15 | 30 | 4 | |||
50HFM-U-15-35/5.5kW-2 | 15 | 35 | 5.5 | |||
50HFM-U-15-40/7.5kW-2 | 15 | 40 | 7.5 | |||
50HFM-U-20-20/4kW-2 | 20 | 20 | 4 | |||
50HFM-U-20-30/5.5kW-2 | 20 | 30 | 5.5 | |||
50HFM-U-5-10/0.75kW-4 | 5 | 10 | 0.75 | 1450 | ||
50HFM-U-10-7.5/1.1kW-4 | 10 | 7.5 | 1.1 | |||
65HFM-U | 65HFM-U-10-50/7.5kW-2 | 10 | 50 | 7.5 | 2900 | 65×50 |
65HFM-U-20-40/7.5kW-2 | 20 | 40 | 7.5 | |||
65HFM-U-20-50/11kW-2 | 20 | 50 | 11 | |||
65HFM-U-30-40/11kW-2 | 30 | 40 | 11 | |||
65HFM-U-30-50/15kW-2 | 30 | 50 | 15 | |||
65HFM-U-10-10/1.5kW-4 | 10 | 10 | 1.5 | 1450 | ||
65HFM-U-15-12.5/2.2kW-4 | 15 | 12.5 | 2.2 | |||
65HFM-U-H | 65HFM-U-H-10-60/11kW-2 | 10 | 60 | 11 | 2900 | 65×50 |
65HFM-U-H-10-70/15kW-2 | 10 | 70 | 15 | |||
65HFM-U-H-15-80/18.5kW-2 | 15 | 80 | 18.5 | |||
65HFM-U-H-20-60/15kW-2 | 20 | 60 | 15 | |||
65HFM-U-H-20-70/18.5kW-2 | 20 | 70 | 18.5 | |||
65HFM-U-H-30-60/18.5kW-2 | 30 | 60 | 18.5 | |||
65HFM-U-H-5-15/1.1kW-4 | 5 | 15 | 1.1 | 1450 | ||
65HFM-U-H-10-15/2.2kW-4 | 10 | 15 | 2.2 | |||
65HFM-U-H-15-15/3kW-4 | 15 | 15 | 3 | |||
80HFM-U | 80HFM-U-40-35/11kW-2 | 40 | 35 | 11 | 2900 | 80×65 |
80HFM-U-40-40/15kW-2 | 40 | 40 | 15 | |||
80HFM-U-40-50/18.5kW-2 | 40 | 50 | 18.5 | |||
80HFM-U-50-30/11kW-2 | 50 | 30 | 11 | |||
80HFM-U-50-35/15kW-2 | 50 | 35 | 15 | |||
80HFM-U-50-40/18.5kW-2 | 50 | 40 | 18.5 | |||
80HFM-U-20-10/3kW-4 | 20 | 10 | 3 | 1450 | ||
80HFM-U-25-10/4kW-4 | 25 | 10 | 4 | |||
80HFM-U-H | 80HFM-U-H-25-80/22kW-2 | 25 | 80 | 22 | 2900 | 80×65 |
80HFM-U-H-30-60/18.5kW-2 | 30 | 60 | 18.5 | |||
80HFM-U-H-30-70/22kW-2 | 30 | 70 | 22 | |||
80HFM-U-H-40-60/22kW-2 | 40 | 60 | 22 | |||
80HFM-U-H-40-70/30kW-2 | 40 | 70 | 30 | |||
80HFM-U-H-12.5-20/3kW-4 | 12.5 | 20 | 3 | 1450 | ||
80HFM-U-H-20-17.5/4kW-4 | 20 | 17.5 | 4 | |||
100HFM-U | 100HFM-U-50-50/22kW-2 | 50 | 50 | 22 | 2900 | 100×80 |
100HFM-U-60-30/15kW-2 | 60 | 30 | 15 | |||
100HFM-U-60-40/18.5kW-2 | 60 | 40 | 18.5 | |||
100HFM-U-60-45/22kW-2 | 60 | 45 | 22 | |||
100HFM-U-60-50/30kW-2 | 60 | 50 | 30 | |||
100HFM-U-80-35/18.5kW-2 | 80 | 35 | 18.5 | |||
100HFM-U-80-40/22kW-2 | 80 | 40 | 22 | |||
100HFM-U-100-35/22kW-2 | 100 | 35 | 22 | |||
100HFM-U-25-12.5/3kW-4 | 25 | 12.5 | 3 | 1450 | ||
100HFM-U-30-12.5/4kW-4 | 30 | 12.5 | 4 | |||
100HFM-U-40-10/5.5kW-4 | 40 | 10 | 5.5 | |||
100HFM-U-H | 100HFM-U-H-40-80/30kW-2 | 40 | 80 | 30 | 2900 | 100×80 |
100HFM-U-H-50-60/30kW-2 | 50 | 60 | 30 | |||
100HFM-U-H-50-70/30kW-2 | 50 | 70 | 30 | |||
100HFM-U-H-60-60/30kW-2 | 60 | 60 | 30 | |||
100HFM-U-H-60-70/37kW-2 | 60 | 70 | 37 | |||
100HFM-U-H-80-50/30kW-2 | 80 | 50 | 30 | |||
100HFM-U-H-80-60/37kW-2 | 80 | 60 | 37 | |||
100HFM-U-H-100-40/30kW-2 | 100 | 40 | 30 | |||
100HFM-U-H-100-50/37kW-2 | 100 | 50 | 37 | |||
100HFM-U-H-20-20/4kW-4 | 20 | 20 | 4 | 1450 | ||
100HFM-U-H-30-15/4kW-4 | 30 | 15 | 4 | |||
100HFM-U-H-40-15/5.5kW-4 | 40 | 15 | 5.5 |
注:1. 表中軸功率為密度ρ=1時的軸功率,配備電機功率的選用應大于軸功率×ρ(介質(zhì)密度);
2. 參考型號只是例舉了一些常用的流量、揚程參數(shù),實際型號根據(jù)客戶需求的參數(shù)而定;
3. 本公司保留修正性能參數(shù)的權利,恕不另行通知。
安裝尺寸與重量
使用說明
搬運與安裝
(1) 泵經(jīng)長途運輸?shù)竭_工程現(xiàn)場,安裝前應檢查整機零件是否完好無損,緊固件應予重新調(diào)整、緊固。
(2) 搬運時應以泵體及電機上的吊環(huán)為著力點,并要輕起輕放,不要有大的震動和撞擊。
(3) 泵要安裝在寬敞明亮、便于維護的地方,基礎要求平整。
(4) 進出口管路的管徑不能小于泵的進出口內(nèi)徑。為減少管道流阻、提高輸送效率,配管建議大于泵進出口一個等級。
(5) 進出口管路應清理干凈,應設重力支撐系統(tǒng),泵不能承受管路重量,否則容易損壞。
(6) 為方便檢修與控制,泵進出口管路都應安裝閥門。
(7) 泵進出口應安裝補償器,又稱柔性管道接頭。其主要作用是補償因熱漲冷縮或開機震動等原因引起拉伸、擠壓、扭曲的應力,從而提高設備的可拆卸性能和使用安全性能。
(8) 出口管路距離長(高)的崗位,應在靠近泵的出口處安裝止回閥,以防止停車時出口高壓水錘對泵產(chǎn)生破壞力。
(9) 建議先緊固泵進出口與管路的連接螺栓,再緊固泵的地腳螺栓,以防連接管路時對泵產(chǎn)生拉伸應力而損壞泵機。
(10) 泵在安裝過程中應經(jīng)常用手轉動聯(lián)軸器,檢查泵內(nèi)有無摩擦及碰撞的異響。
(11) 泵的進口應盡量靠近液源,建議安裝于倒灌工況(如下圖,液位高于泵的進口),不建議安裝于液位低于泵進口0.5m以下或吸入口負壓過大的崗位。
泵機與管路的安裝方法
運行前的檢查
(1) 檢查泵軸與電機軸聯(lián)軸器的同心度,如有偏心必須予以校正。
(2) 用手盤動聯(lián)軸器,檢查運轉是否靈活、有無異響,有異常情況應先予以排除。
(3) 檢查泵的運轉方向是否與標示箭頭一致??梢圆捎命c啟動檢查電機轉向,建議不要聯(lián)接聯(lián)軸器,防止電機反轉造成葉輪松動、損壞水泵。
(4) 檢查潤滑油。如右圖所示,從軸承座上的油鏡處查看潤滑油(CD40#柴機油)的油位是否在油鏡三分之二位置附近。油位太低起不到潤滑作用,可能損壞軸承;油位太高軸功率消耗負荷增加。
(5) 檢查密封冷卻水。密封盒冷卻水嘴分為進口(內(nèi)徑較?。┖统隹冢▋?nèi)徑較大),不可接反,否則會造成密封盒內(nèi)壓力升高,影響密封的使用壽命。使用內(nèi)徑10mm的橡膠軟管,外接潔凈的自來水,冷卻水壓力在0.02~0.05MPa、流量在30~50kg/h。切忌壓力過高,可能會造成密封圈過早磨損、冷卻水泄漏。多臺泵的冷卻水嚴禁串聯(lián)使用,必須單獨進水和出水。(如果不接通冷卻水,密封壽命將會縮短!)
啟動
(1) 打開進口閥門,使液體流進泵腔;
(2) 接通密封冷卻水;
(3) 接通電源;
(4) 及時打開出口閥門(避免長時間開悶泵),并調(diào)節(jié)至額定的流量、揚程(嚴禁使用進口閥門調(diào)節(jié))。
運行
(1) 泵運行中如有異響或其它故障時,應立即停車檢查,待故障排除后才能繼續(xù)運轉。
(2) 要經(jīng)常檢查泵和電機的溫升情況。軸承的溫升不應大于40℃,極限溫度不大于90℃;電機的溫升為90℃,極限溫度不超過130℃。
(3) 當電機超電流時,應檢查原因;可關小出口閥門以降低流量參數(shù),確保電機不超電流后繼續(xù)運行,防止損壞電機。
(4) 泵運行中密封冷卻水不能中斷;密封部位的陶瓷軸套,要嚴防升溫后遇冷水,以免因冷熱激變而開裂。
(5) 泵運行中要嚴防泵腔內(nèi)缺液空運轉(如池漕內(nèi)液體已抽空、進口管路堵塞、液位降低無法吸上等),接通冷卻水的狀態(tài)下空運轉不得超過3分鐘,否則會燒毀泵內(nèi)部件。水泵空運轉后嚴禁立即繼續(xù)使用,應待泵及密封部位冷卻后再使用。
(6) 泵在關閉出口閥門時的運行稱為逼壓運行狀態(tài),襯塑泵的逼壓運行時間應盡可能減短,常溫介質(zhì)以不超過5分鐘為限,高溫介質(zhì)不要超過2分鐘。
停泵
(1) 關閉出口閥門(出口有止回閥可不用關閉,防止出口管路液體倒流產(chǎn)生水錘沖擊葉輪,使泵機反轉造成葉輪松動);
(2) 切斷電源;
(3) 關閉進口閥門;
(4) 關閉密封冷卻水。
日常維護
(1) 定期檢查軸承座內(nèi)潤滑油的油位,定期更換潤滑油(新泵使用一個月應更換,以后每六個月更換一次)。
(2) 保持泵機外部及環(huán)境的清潔,用水沖洗時,應防止電機受潮,沖洗后用布擦凈泵機上的水跡。
(3) 對含固量高或容易結晶的工況,停泵前應用清水沖洗管路及泵腔,防止沉淀物或結晶造成堵塞。
(4) 低溫環(huán)境下液體可能會冰凍,停車后應將泵腔內(nèi)的液體放空,以防凍裂。若有結冰現(xiàn)象,必要時可加熱水進去解凍,直到用手盤動聯(lián)軸器能靈活轉動后再啟動泵。
(5) 長期停用的泵,除將泵內(nèi)的腐蝕性液體放空外,還要用清水將泵體(尤其是密封部件)沖洗干凈;最后將泵進出口封閉好,妥善保管。
拆卸方法
(1) 擰下軸承座與泵殼之間的連接螺栓,卸下泵殼組件;
(2) 用專用工具按葉輪工作時的旋轉方向擰下鎖緊螺母及防轉螺母,取下鎖緊螺母L墊、華司、葉輪及葉輪墊;
(3) 擰下密封盒壓蓋與吸入口三通的連接螺栓,取下后泵蓋及吸入口三通組合;
(4) 依次取下葉輪調(diào)節(jié)圈、前軸套、軸套墊、減壓副葉輪、密封盒墊、密封盒(含K形密封圈、水封環(huán)、O形密封圈、冷卻水嘴)、后軸套、密封盒壓蓋、擋酸片等,即可進行密封件的更換。
(5) 將軸承座中的潤滑油從放油孔放凈,擰下前后軸承側蓋的緊固螺栓,取下軸承側蓋及軸承油封,用木錘將主軸從軸承座前端敲出,即可更換主軸、軸承等配件。
常見故障與解決方法
常見故障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法 |
噪音大 | 1. 主軸聯(lián)軸器和電機聯(lián)軸器不同心。 2. 聯(lián)軸器六角彈性塊或柱銷彈性圈磨損。 3. 進口管徑太小,或進口閥門未全部開啟。 4. 出口閥門開啟太大。 5. 地腳螺栓松動,或安裝面不平整。 6. 軸承損壞。 7. 泵腔內(nèi)有雜物或葉輪變形。 | 1. 重新調(diào)整聯(lián)軸器的同心度。 2. 更換六角彈性塊或柱銷彈性圈。 3. 增大進口管徑,或開大進口閥門。 4. 關小出口閥門。 5. 緊固地腳螺栓,或修整安裝面。 6. 更換軸承。 7. 清理泵腔雜物或更換葉輪。 |
流量不足或壓力下降 | 1. 進出口管路有堵塞。 2. 吸入口管路過長、過細。 3. 料漿的濃度過高。 4. 葉輪或泵蓋磨損,容積效率降低。 5. 電機缺相。 6. 電機反轉或轉速有誤。 7. 吸入口管路漏氣。 | 1. 疏通進出口管路。 2. 縮短、增大吸入口管路。 3. 降低料漿的濃度。 4. 更換葉輪或泵蓋。 5. 檢查電機。 6. 檢查轉向和轉速。 7. 排查吸入口管路漏氣點。 |
停車時密封泄露 | 1. 密封圈磨損。 2. 密封圈和軸套同軸度未調(diào)整到位。 3. 軸套開裂。 4. 泵殼、泵蓋和軸承座之間安裝不平行。 | 1. 更換密封圈。 2. 調(diào)整密封圈和軸套的同軸度。 3. 更換軸套。 4. 重新調(diào)整泵殼、泵蓋和軸承座的平行度。 |
電機發(fā)熱 | 1. 實際流量超過額定流量。 2. 介質(zhì)比重大,電機超負荷。 3. 電機軸承問題。 4. 聯(lián)軸器間隙太小。 5. 泵轉動不靈活。 | 1. 關小出口閥門,降低流量。 2. 更換大功率電機。 3. 更換電機軸承。 4. 調(diào)整聯(lián)軸器間隙。 5. 檢查排除泵的故障。 |
軸承座發(fā)熱 | 1. 軸承走外圈。 2. 軸承安裝不平整。 3. 軸承座前后孔不同軸。 4. 軸承側蓋太緊不平衡。 5. 軸承質(zhì)量問題。 | 1. 更換軸承或軸承座。 2. 重新安裝軸承。 3. 更換軸承座。 4. 重新安裝調(diào)整軸承側蓋。 5. 更換軸承。 |
聯(lián)軸器旋轉不靈活 | 1. 軸承損壞。 2. 葉輪與泵殼或泵蓋間隙小卡住了。 3. 泵腔內(nèi)有雜物阻礙葉輪轉動。 4. 聯(lián)軸器間隙太小。 | 1. 更換軸承。 2. 增加墊床來增大葉輪與泵殼或泵蓋的間隙。 3. 清除泵腔內(nèi)的雜物。 4. 調(diào)整聯(lián)軸器間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