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米載體可以按照其初始材料 (即:金屬、脂質(zhì)、聚合物和蛋白) 以及制成后的構(gòu)成 (即:囊泡、顆粒和膠束) 進行分類。一般而言,水性介質(zhì)中納米顆粒混懸液或囊泡分散液的制備包括三個步驟:
a) 納米載體組裝
(例如通過注射、薄膜水化或反相蒸發(fā))
b) 純化 (例如色譜、透析或超濾)
c) 濃縮 (如超濾或蒸發(fā))
這份短篇綜述舉例介紹了近期關于納米載體制備的一些文獻。重點介紹了濃縮和純化步驟,該步驟使用不同孔徑(相應的截留分子量(MWCO)) 的Sartorius Vivaspin® 或Vivaflow® 設備通過超濾完成。Vivaspin® 系列產(chǎn)品的體積范圍是從0.5 mL至20 mL,而Vivaflow® 系統(tǒng)則涵蓋了從0.05升到5升的范圍。因此,Sartorius能夠處理的樣本體積、膜材料和MWCO范圍,可滿足不同預期用途的需求。這方面的挑戰(zhàn)包括合成后的緩沖液更換、脫鹽和清洗、去除溶解的化合物或聚集物。
純化過程十分重要,通過純化可以達到等滲狀態(tài),以便在體內(nèi)應用時避免發(fā)生聚集或凝聚,還可去除毒性藥物、配體或其他可能引起副作用的物質(zhì)。濃縮步驟的重要意義在于調(diào)節(jié)藥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,以便達到預期的治療或診斷效果。
純化時,通過分子排阻色譜 (SEC) 將游離物質(zhì) (起始材料) 與預期得到的納米載體分離,這不可避免地導致產(chǎn)物稀釋,并且需要后續(xù)的濃縮步驟。相比之下,透析過濾純化時不會導致顯著的稀釋,但如果需要較高的納米載體濃度,仍需要使用濃縮步驟。兩種分離方法均需要大量昂貴且耗時的手工操作。通過Vivaspin® 離心或者使用Vivaflow® 系統(tǒng)的蠕動泵進行超濾可克服這一缺點。該技術成本較低,操作迅速,人工操作極少。值得一提的是,純化和濃縮步驟可同時進行。
納米載體純化后,通常需要測定載藥量 (偶聯(lián)或包囊效率)。偶聯(lián)或包囊效率是描述和鑒定納米載體的一個參考值。其他重要性質(zhì)包括ζ電位和粒徑分布,后者可通過光子相關光譜 (PCS)、高分辨率傳遞電子顯微鏡 (HRTEM) 成像或動態(tài)光散射 (DLS) 測定。在進行這些不同的鑒定前,需要成功地對混懸液或分散液進行純化和濃縮。
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