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氯乙烯,又名全氯乙烯,是一種有機化合物,化學式為C2Cl4,為無色液體。
2017年10月27日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gòu)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,四氯乙烯(全氯乙烯)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。 2019年7月23日,四氯乙烯(全氯乙烯)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。
中文名
四氯乙烯
外文名
tetrachloroethene
別 名
全氯乙烯
化學式
C2Cl4
分子量
165.833
CAS登錄號
127-18-4
EINECS登錄號
204-825-9
熔 點
-22 ℃
沸 點
121 ℃
水溶性
不溶
密 度
1.622 g/cm3
外 觀
無色液體
安全性描述
S7;S16;S23;S24;S36/37;S45;S61
危險性符號
Xn
危險性描述
R40;R51/53
理化性質(zhì)
密度:1.622g/cm3
熔點:-22℃
沸點:121℃
折射率:1.505(20℃)
飽和蒸氣壓:2.11kPa(20℃)
臨界溫度:347.1℃
臨界壓力:9.74MPa
外觀:無色液體
溶解性:不溶于水,可混溶于乙醇、氯仿等多數(shù)有機溶劑
用途
主要用作有機溶劑、干洗劑,也可用于膠黏劑的溶劑、金屬的脫脂溶劑、干燥劑、脫漆劑、驅(qū)蟲劑、脂肪類萃取劑,還可用于有機合成。
防護措施
工程控制:密閉操作,注意通風。盡可能機械化、自動化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(shè)備。
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空氣中逸散時,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
眼睛防護: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。
身體防護:穿透氣型防毒服。
手防護:戴防化學品手套
其他防護:工作現(xiàn)場嚴禁吸煙、進食和飲水。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備用。保持良好衛(wèi)生習慣。
急救措施
皮膚接觸: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皮膚。
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
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(yī)。
食入:立即漱口并飲足量溫水,催吐。及時就醫(yī)。
消防措施
有害燃燒產(chǎn)物:光氣。
滅火方法:消防人員須佩戴氧氣呼吸器。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,直至滅火結(jié)束。
滅火劑:霧狀水、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泄漏應(yīng)急處理
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安全區(qū)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建議應(yīng)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防毒服。從上風處進入現(xiàn)場,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,盡可能切斷泄漏源,防止流入下水道、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。
小量泄漏: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。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,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(tǒng)進行處理達標排放。
大量泄漏:構(gòu)筑圍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泡沫覆蓋,降低蒸氣災害。用泵轉(zhuǎn)移至槽車或?qū)S?/span>收集器內(nèi),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理,達到環(huán)保要求。
操作處置與儲存
操作主要事項:密閉操作,加強通風。操作人員必須經(jīng)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透氣型防毒服,戴防化學品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(tǒng)和設(shè)備。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。避免與堿類、活性金屬粉末、堿金屬接觸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配備相應(yīng)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(yīng)急處理設(shè)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儲存注意事項:庫房通風低溫干燥;與氧化劑、食品添加劑分開存放;存放需加穩(wěn)定劑,如對苯二酚。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包裝要求密封,不可與空氣接觸。應(yīng)與堿類、活性金屬粉末、堿金屬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配備相應(yīng)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。儲區(qū)應(yīng)備有泄漏應(yīng)急處理設(shè)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